周围循环衰竭

周围循环衰竭是指机体周围血液循环功能的急剧下降,导致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,血液流动速度减慢,周围器官和组织供氧供血不足,从而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受损。周围循环衰竭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,常见于感染性休克、心源性休克、失血性休克等情况。 感染性休克是周围循环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。当机体受到感染时,免疫系统会产生炎症反应,血管扩张,血管通透性增加,导致血管内液体外渗,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。同时,细菌毒素和炎症介质还会引起心脏功能减弱,血管收缩,全身血管阻力增加,血液流动速度减慢,最终导致周围循环衰竭。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功能减弱而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。心脏疾病、心肌炎、心肌梗死等疾病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,血液不能被充分泵出,引起心排血量减少,导致周围循环衰竭。 失血性休克也是周围循环衰竭的原因之一。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,降低了心脏的前负荷,导致心排血量减少,血流速度减慢,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。 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压下降、脉搏弱缓、皮肤苍白、四肢发绀、代谢性酸中毒、器官功能障碍等。及时发现并治疗周围循环衰竭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