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位肛瘘平时应该如何进行预防?
8
2024-07-18
低位肛瘘是指瘘管管道或创腔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层以下的肛瘘,其发病涉及多种因素,常见于以下人群:
糖尿病患者:由于血糖控制不佳,血液中糖浓度过高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,易于细菌繁殖,导致肛腺发生感染、化脓,进而形成低位肛瘘。
化疗患者:在接受肿瘤或血液病等相关化疗的患者中,由于化疗过程中抵抗力降低,部分患者会出现肛周脓肿,进而引起低位肛瘘的发生。
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:如器官移植等需要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,其免疫力降低,多合并肛周脓肿,易于引发低位肛瘘。
生活习惯不良者:过度饮酒或过多摄入辛辣刺激食物的患者,这些不良习惯会反复刺激肛门,引起肛门局部的脓肿,从而引发低位肛瘘。
新生儿:新生儿体内来自母体中高浓度性激素,会使新生儿皮脂腺分泌亢进,易于引发肛周感染,但随着性激素水平的下降,肛周感染的几率也随之下降。尽管如此,新生儿仍然是低位肛瘘的一个特殊发病人群。
其他患者:如外伤导致的直肠肛门损伤、肛裂反复感染、会阴部手术(如内痔注射误入肌层或手术后感染、产后会阴缝合后感染、前列腺、尿道手术后感染等)以及结核病、溃疡性大肠炎、克罗恩病等全身性疾病患者,均可能并发低位肛瘘。
总结来说,低位肛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,包括糖尿病、化疗、免疫抑制治疗、不良生活习惯、新生儿以及其他相关疾病。对于高危人群,应特别注意预防,出现症状及时就医。
本内容仅供知识科普使用,不能替代专业诊疗,请以就诊医生,动物护理,植物培育等专业人士为准。
如果你觉得好,可以将本文分享给你的朋友,本文链接https://www.jkbk.cc/wiki/109740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。如果有侵犯你的权益,请来信告知我们将进行删除jkbkcc#163.com(#修改为@)。
低位肛瘘 | ||
概述 | 病因 | 症状 |
就医 | 治疗 | 日常 |
知识问答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