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物性耳聋是否仅仅影响老年人?
10
2023-05-06
药物性耳聋是指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导致的听力下降,通常是双侧耳聋,且不可逆转。因此,及早诊断是非常重要的。
诊断药物性耳聋的方法有多种,以下是其中常见的几种方法:
详细的病史询问: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服用过有可能导致耳聋的药物,例如:氨基糖苷类抗生素、环磷酰胺、万古霉素、链霉素等。
听力检查:听力检查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,可以通过纯音听阈、语音理解度、音素辨识度等多种听力检测方法来评估听力损失的程度。
电声诱发法:通过对听力灵敏度、时间、频率特性的电刺激,得出病变部位的信息,便于进一步进行治疗。
听觉脑干反应检查(ABR):俗称脑stem听觉诱发电位(BAEP),通过记录产生于人体神经系统的电位,同时呈现给检验者,以期发现与诊断疾病。
诱导电位检查:是一种通过电极记录人体神经系统传导的电位信号,评估耳蜗、一、二、三级听神经和脑干听路传导的检查。
总之,药物性耳聋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、病史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。一旦诊断为药物性耳聋,患者应及时停止药物的使用,并按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措施和康复训练。同时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也应该注意用药的副作用,避免不必要的耳毒性药物的使用。
本内容仅供知识科普使用,不能替代专业诊疗,请以就诊医生,动物护理,植物培育等专业人士为准。
如果你觉得好,可以将本文分享给你的朋友,本文链接https://www.jkbk.cc/wiki/44920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。如果有侵犯你的权益,请来信告知我们将进行删除jkbkcc#163.com(#修改为@)。
药物性耳聋 | ||
概述 | 病因 | 症状 |
就医 | 治疗 | 日常 |
知识问答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