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的检查需要注意些什么?
11
2023-05-09
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(Toxic Autonomous Nodule,TAN)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甲状腺某一区域的滋生、发育异常,而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。其特点是可以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,从而引起甲亢等一系列症状。那么,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的发病率有多高呢?
据研究统计,全球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在1%~10%之间,而其中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的检出率为5%~10%。其中,女性患者的比例多于男性,甚至高达5:1。此外,该病的患病年龄主要在40岁左右,10岁以下儿童和80岁以上老人的发病率较低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有研究表明,一些因地区、饮食、遗传等因素导致的碘缺乏或过量摄入,也可能是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此外,放射线暴露和环境因素等也可能会增加该病的患病风险。
总体来看,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虽然不属于常见病,但其发生的比率仍然相当明显。此外,由于该病的症状较为隐匿,因此很可能出现漏诊、误诊情况。因此,建议相关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健,尽早发现、治疗该病。
本内容仅供知识科普使用,不能替代专业诊疗,请以就诊医生,动物护理,植物培育等专业人士为准。
如果你觉得好,可以将本文分享给你的朋友,本文链接https://www.jkbk.cc/wiki/64222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。如果有侵犯你的权益,请来信告知我们将进行删除jkbkcc#163.com(#修改为@)。
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 | ||
概述 | 病因 | 症状 |
就医 | 治疗 | 日常 |
知识问答 |